|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tr1401

我院鼻窦炎、鼻息肉诊治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我院和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韩德民教授、周兵副教授等经过10年的观察积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学特点及相关解剖学等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的综合治疗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起了一套鼻窦炎、鼻息肉的分型、分期系统,特别是将内窥镜外科技术的应用延伸到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领域,丰富了鼻内窥镜外科技术的内涵。此项研究在鼻内窥镜外科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提高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水平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该课题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人事部留学人员专项基金以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并于日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多发病,发病率约占人口的5~1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传统根治性手术的局限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率未有根本性提高。诞生于八十年代初,得益于现代光学和电子学技术进步的鼻内窥镜外科技术,使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被誉为鼻外科学发展的一次飞跃。因此,在我国引进和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鼻内窥镜外科新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研究人员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鼻腔、鼻窦的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相关性研究,在国内外首次针对病变筛窦提出筛窦骨化分型;创立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分期和疗效评定标准,为规范和正确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及建立全国统一的分期和疗效标准提供重要依据,并奠定了基础;在国内率先开展慢性鼻窦炎嗅觉生理研究,证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将直接影响鼻腔嗅觉功能,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有望恢复或改善嗅觉障碍。课题组还通过鼻腔通气阻力、嗅觉功能、鼻窦发声与共鸣、变态反应因素、鼻内窥镜下所见及临床症状等,对鼻内窥镜手术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并由此建立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概念,致使手术治愈率明显提高。我院从1991年至1999年检查治疗病人逾万人,实施手术6083例,手术例数以及技术延伸范围居国内之首,处于国际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