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新闻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学人文 >> 正文

医学人文

袁申元:要坚信“千方百计总有救”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儿时,日寇狰狞,山河喋血,让她深感没有国就没有家,惨绝人寰的细菌战,让治病救人的种子在生与死、聚与散中深埋。青年时代,理想之树开始生长,“千方百计总有救”,是她笃信的原则。

  而今,鲐背之年仍奔走于社区,她与同道完成的一项长达10年的糖尿病防治跟踪研究,率先探索出了中国人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新模式、新经验,被国际糖尿病联盟推举为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管理样板。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554.jpg

  她,就是北京同仁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袁申元。

  7月13日是袁申元教授90岁的生日。她一头漂亮的银白色卷发,开朗健谈。袁老回忆起青年时代,一段岁月深处的故事缓缓开启。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558.jpg

01

把人救活,是我最朴素的想法

  1931年,袁申元出生在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家7口从上海一路逃难,历经安徽、江西、湖南、浙江。

  “我当时还背着两岁的弟弟,身上就穿个小背心小裤衩,下雨淋湿了就藏在草堆里,晾干了再穿。我亲眼看到过日本鬼子烧杀淫掠,非常恐怖。那时候我深深感到,没有国,就没有家。”

  回忆起这段历史,袁老眼含泪花,“日本鬼子在浙江搞细菌战,我的邻居都上吐下泻,很快死了,一个一个被拉走。怎么好好的人会死呢?所以幼小的心灵就想长大以后要救活这些有病的人。”

  1950年,从浙江省立杭高毕业的袁申元考上北京大学医疗系。“那时候很穷,父亲的收入只够全家吃饭。我是建国以来第一届大学生。不光上学不要钱,还管吃住,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是劳苦大众的救星”深印在袁申元的心里。她高中入团,大二入党。1955年毕业,袁申元留在了实习单位——北京同仁医院,由此开始了治病救命的事业。

  上世纪50年代,同仁医院90张床位,只有内、外、眼科。院长刘世豪兼任协和医科大学教授。跟着刘院长,刚参加工作的袁申元见识了不少内科疑难杂症。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01.jpg

袁申元(后排左一)在同仁医院实习

  怀着“把人救活”的朴素想法,袁申元把针灸引入治疗细菌性痢疾。

  “那时候消化科的痢疾病人很多,我就查书。中医书上讲腹痛腹泻,扎针灸很快就能好。我就跟针灸科的老大夫商量,咱们一条龙,有痢疾病人就请您扎针灸,我们输葡萄糖盐水维持生命体征,不给抗生素,看看能不能治好病人。结果发现针灸以后的病人好得非常快。”

  这个项目开了题,还请了协和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组的知名教授参加,原因颇具戏剧性。因为用西医思维,几根针下去是万没有可能消灭细菌的,必须用细菌阴转来证明。痢疾细菌很“娇嫩”,时间一久就死了。

  教授特意派徒弟带来培养细菌的仪器在病房走廊里等着,大便一出来,赶紧取样接种放进37度的孵箱里做细菌培养,还嘱咐徒弟,“千万要认真,别因为你疏忽养不出细菌,就证明这种方法有效。”

  “我们也很严谨,决不糊弄。大便正常以后,还要细菌培养三次阴性,才说明好了。人家等不了要出院怎么办?就到家里去跟他讲,我们取点大便,不痛,带回来培养。”1966年4月,卫生部组织全国知名的传染病和微生物专家鉴定,北京同仁医院经细菌培养等系列研究,针灸治疗细菌性痢疾有效性顺利通过。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05.jpg

1956年袁申元(前排右二)与前苏联专家合影

  然而,命运弄人,曾经的成功,随着文化大革命开始,云谲波诡地成为了打向袁申元的一记重拳。

  绝望之处,有时只需心念一转,便是柳暗花明又一村。35岁的袁申元从委屈、痛苦,渐渐变为平和、接受。

  1968年,急诊值班的她和同事们一起,持续48小时不放弃,成功抢救一例心脏停跳31分钟的患者,打破了当时心脏复苏的国内记录。1973年参加延安医疗队,1年时间就抢救了200多例极危重病人。因为技术过硬又华发早生,40多岁的袁申元被老区人民亲切地称为“北京来的老大夫”。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08.jpg

  忆当年,袁申元的语气颇为平静,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了这一碗酒垫底,这一生的酒都不怕了。”她微笑着总结。

02

搞科研也可以为国争光

  “文革”结束后,袁申元更加珍惜工作机会。她兢兢业业、宵衣旰食,有时为了抢救病人,一连几昼夜不休息。虽然曾因为搞创新受到打击,但她并未放弃,围绕临床工作开展多项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21项科技奖励。

  “我为什么老要搞科研?就是因为医学上常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是等死吗?我不甘心,我不愿意见到人死亡。病人死了,家属哭、我也跟着哭,我不愿意接受这些事实,我不明白为什么人要死,为什么我们穿着白大衣不能把人救活,所以老想和大家一起千方百计救活病人。”

  袁申元发现,观测人体微循环情况,对于救治休克病人非常有意义。

  “以前我们观察血流速度用秒表,从皮下毛细血管攀中一看见血出来就摁一下秒表,血流进去了再按一下,计算血流速度。但从眼睛看见到手动,有神经传导的时间差,不准确。查查文献国外已经有先进的仪器,但是没有卖的。我们能不能自己做?”

  “观测需要显微镜。我们到处打听,最后在一间洗漱室的桔子皮下面找到一个木箱,里面有台报废的显微镜,没有镜头,但我们如获至宝,请工程师帮忙修好。后来和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合作,2年,把测血流速度仪器研究出来了。”

  这是我国第一台双窗微血管血流速度自动测量仪,可以实时定量记录微循环研究中难度最大指标——血流速度,荣获卫生部二等甲级成果奖。袁申元带领大家用这台仪器对糖尿病、肝硬化、冠心病等病人的微循环进行测定,探讨内脏与体表微循环的关系。

  1984年,她带着研究成果走进国际微循环学术会,引起业界关注。讲起这段历史,袁申元难掩激动,“当时很多国家没有,大家都在问,仪器怎么来的,能卖我们吗?我非常自豪,看来搞科研也可以为国争光!”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12.jpg

1984年参加国际微循环学术会议

  1991年,袁申元在微循环领域蜚声国际,并担任国际微循环理事,分别被英国剑桥、美国授予有突出贡献科学家,在参加第五届国际微循环会议期间,获邀留美工作,当时儿子也在美国,但她最终还是选择回来,“我应该回国研究,报答党和人民。”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15.jpg

袁申元教授(左二)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03

把心沉下来,踏踏实实做点事

  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掩映在一大片砖红、浅灰的居民楼中间。周一下午一点多,袁申元从方庄的家里赶来出诊。下车时,她先伸脚探探,确定没有踩到翘起的地砖,随后小步快走,直奔诊室,银发在午后日光的映照下泛着光。

  到劲松社区出门诊,这是第16年。作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70岁才退休的袁申元退而不休,牵头成立了“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课题组。

  从2008年开始,课题组先后有200多位全科医生参与,对西城、东城、朝阳、海淀、丰台5个区的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防治跟踪研究。

  “英国一项糖尿病研究,发现了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的一些规律,用了30年。我们中国人饮食习惯不一样,要摸索自己的经验。”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19.jpg

在劲松社区出门诊

  十年磨一剑。2019年,“北京市社区糖尿病研究”数据在巴塞罗那欧洲糖尿病学术会议上报告:中国人在10年中,连续3年血压、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就可以明显减少死亡数和心血管事件。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初步研究,若能推广到全北京市,可以节约上亿元医疗费用。

  北京模式——这个三甲医院与社区医院相结合、长期管理糖尿病人的模式,被国际糖尿病联盟推举为中低收入国家糖尿病管理的样板。

  “国家少花钱,病人少受罪。让糖尿病人30年都严格管住饮食,什么都不敢吃,那是很痛苦的。现在我们研究出来,只要三年、这几项指标管得好就可以。有些方面可以适当松一点,病人正月十五也可以吃几个元宵嘛。心情好,生活质量也高。”

  三甲医院与社区卫生中心相结合的模式,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在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加入进来,北京军区总院、天坛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华信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也来了,形成有实力支撑的专家组,研究得以坚持。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22.jpg

  对于90岁的袁申元教授来说,现在她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她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这项糖尿病管理模式,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曾用双手让无数生命重新鲜活,用双脚蹚出糖尿病社区防治之路,可她却说,“不论做了点工作也好,取得了细微的成绩也罢,离开了祖国,离开了党,什么都不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党和人民培养的恩情。”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21117094626.jpg 

宣传中心 黄汇慧

  黄汇慧,北京同仁医院宣传中心干事,曾在《光明日报》《健康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各类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获得北京市卫生系统卫生健康好新闻10项;摄影作品获全国荣誉1项,市级2项。

医学人文点评

  袁申元教授长期致力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与治疗,在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尤为令人敬佩的是,袁教授对糖尿病的研究始于耄耋之年,在常人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年纪,她却抱着“为党和人民踏踏实实做点事”的信念,一头扎进社区和基层,调查走访了2万多人,范围涉及北京地区的无数乡镇、工厂、连队、居委会,严寒酷暑,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在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袁老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制定了糖尿病管理的“北京模式”,并被国际糖尿病联盟推举为中低收入国家糖尿病管理的样板,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为国家和人民节约了巨大的医疗费用。

  “国家少花钱,病人少受罪”,这是袁老最朴素的职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和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着后辈,让越来越多的年轻医生和基层医生投身于此。“启事在教诲,成事在榜样”,这便是榜样的力量吧!

  点评人:周亦伦

  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