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访问 | English

全国眼科联盟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继续教育 >> 正文

继续教育

《眼科学(第2版)》

浏览次数:
字号:
+-14

8.jpg  编辑推荐

  《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眼科学(第2版)(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以临床诊疗的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通过对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诊疗理论、技术或方法探索过程的回顾,目前诊疗中的困惑、局限与不足以及诊疗实践中应注意问题等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在学科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的展望来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启发和培养临床创新思维。《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眼科学(第2版)(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是帮助眼科研究生用开阔的视野、敏锐的目光去扫视国内外眼科学术发展动态和趋势,去审视目前眼科学术领域还有哪些重要的未解之谜?还有哪些值得修订的理论、概念?还有哪些需要纠正的错误观点?还有哪些应该改进的技术、仪器?材料?方法?什么是创新的切入点?哪里是实施创新的方向、路线?不是让眼科研究生满足于接受一些现成的眼科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当然这些也是必要的),更要引导眼科研究生在眼科学及相关学科领域去开拓新道路,总结新知识,创造新方法,发现新规律,提出新理论,发明新器材。

  《专科医师核心能力提升导引丛书·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眼科学(第2版)(供临床型研究生及专科医师用)》由崔浩、王宁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王宁利,教授,1987—1992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师从我国著名青光眼专家周文炳教授和叶天才教授,在他们的指导和关怀下获医学博士学位。自1992—2002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担任主治医师、副教授和教授职务,在此期间,于1998—2000年赴美国进修眼科基础博士后及高级研修工作。在国际著名青光眼专家Robert Weinreb教授和Jams Lindsey教授指导下从事青光眼基础研究。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时兼任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中心主任、亚洲青光眼学会理事、东亚及东南亚青光眼学会常任理事等职务。担任《Journal of Glaucoma》、《Asia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中华眼科杂志》等10余本杂志的副主编、编委等职务。在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学习和工作的十五年,给他眼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里他曾经得到我国著名眼科专家、教授的指导。有幸近距离和毛文书教授、周文炳教授、吴乐正、李绍珍、杜念祖、陈家琪、杨少梅、高汝龙、钟国庆、关征实、麦光焕、林振德、吴中耀、彭大伟等教授工作,并得到了他们的教诲和指导,使他成为了一位眼科专家。特别是中山眼科中心的学术氛围,深深的感染了他,使他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医学大家。2001年当北京大学眼科中心成立之初,受中山眼科中心派遣他去那里工作了三个多月,结识了曹安民、李子良、朱秀安等教授,又领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眼科大家。短短三个月的工作经历使他结识了新的师长,人生得到了新的启迪。2002年对王宁利教授来说是一次机遇和挑战,通过公开竞聘,他担任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在这里他又得到了一次新的洗礼,这里云集了我国优秀的眼科临床专家,例如张士元、金秀英、孙葆忱、王光璐、王景昭、刘磊、傅守静等教授以及一批中青年骨干。在他(她)们的教导和支持下,他的眼科学术及临床获得了新的进步。

  崔浩,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67年至今,历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壹附属医院眼科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副主任、主任、眼科分院院长、眼科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中华眼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省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总自1980年以来,率先指出Bange Iter弱视定义及诊断标准的错误,提出了正确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至今已基本达成共识。自1990年以来,率先指出至今为止交感性眼炎缺乏成为一个独立疾病的基本条件,不能以“预防交感性眼炎”为理由摘除眼球。自2009年以来,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眼科学应该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此外,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实现转化10余项。曾荣获中华眼科分会奖和中华眼科分会与美国眼科学会共同颁发的“金苹果奖”。2001年担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眼耳鼻喉口腔科学》副主编、2002年担任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书《眼科学》副主编、2004年任普通高校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双眼视觉学》副主编,2004年担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眼科学》主编,2005年任卫生部规划教材供八年制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用书《眼科学》副主编、2008年担任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规划教材《眼科学》主编、2009年担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眼科学》主编。

  目录

  绪论

  第一部分 名家述评·导师寄语

  第一章 学术团队是事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与眼科研究生谈学术合作

  第二章 严格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研究生谈严格

  第三章 科研工作中的“胡思乱想”,冥思苦想。边做边想。奇思妙想——试以弱视为例与研究生朋友谈新思维

  第四章 眼科的转化医学

  第五章 心智模式的转型与创造力的修炼——谈研究生的成长与修炼之路

  第六章 关于眼科新器材及新药品的专利申报与转化

  第七章 从优秀到卓越——由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展谈医学研究生的未来发展之路

  第八章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试论医学假设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第二部分 眼科学术现状·存在问题·研究思路

  第一章 结膜炎

  一、滥用抗生素眼药的现状及对策

  二、人工泪液的现状、局限性与改进前景

  三、干眼症的病理心理因素与、研究方向

  四、非感染性结膜炎的困惑

  五、角结膜缘干细胞的诸多问题

  六、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难题与科研思路

  七、结膜用药新途径与新药物开发途径

  第二章 角膜病

  第一节 角膜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现状、前景及研究方向

  一、干细胞

  二、角膜缘干细胞

  三、角膜基质干细胞

  四、其他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角膜细胞

  五、展望

  第二节 角膜内皮损伤的治疗难点及研究思路

  一、角膜内皮细胞分裂的潜在可能性

  二、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因素

  三、角膜内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的机制

  四、研究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空间

  第三节 角膜新生血管的防治难题与突破点

  一、角膜的无血管状态

  二、角膜血管新生

  三、角膜淋巴管新生

  四、角膜新生血管——问题与挑战

  五、角膜的免疫反射弧理论

  六、抗角膜血管生成的治疗

  第四章 白内障

  第五章 青光眼

  第六章 玻璃体病与治疗新策略

  第七章 葡萄膜病

  第八章 所谓“交感性眼炎”引发研究生的思考

  第九章 视网膜病的热点、难点突破点

  第十章 眼视光学的现状与前景

  第十一章 眼外肌病的新问题

  第十二章 弱视的新概念与新思路

  第十三章 眼眶病存在的问题与科研方向

  第十四章 眼外伤的进展与前景

  第十五章 治疗眼科疑难杂症的思维方法

  第十六章 眼科用药的现状与展望

  第十七章 测量动物视觉功能的新思路

  第十八章 视觉电生理学的临床解析及研究方向

  第十九章 眼鼻相关微创外科的新思维

  第二十章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现状与前景

  第二十一章 防盲治盲中的流调难点及解决方案

  第二十二章 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体会

  文摘

  版权页: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插图:

图片18.jpg

图片19.jpg

  患者,女性,49岁,办公室文员,眼科门诊就诊。

  一、主诉

  双眼视物模糊9年,加重4年,伴视物成多个影1年。

  二、病史询问

  (一)初步诊断思路及问诊目的

  本例特点:①患者为中年女性;②主要症状为双眼视力下降9年,加重4年,伴复视1年。根据本例特点,问诊主要围绕中老年视力下降的常见病因展开,并兼顾需要与复视相鉴别的其他疾病。通过问诊可以采集到有助于诊断的主观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采集中老年妇女病史时,由于患者可能比较焦虑,甚至一些患者正处于更年期,所以医师一定要耐心细致地聆听,并适当地引导到需要了解的内容上来。医师切忌不耐烦,甚至粗暴地打断患者诉说病情,这样可能遗漏重要信息。若遇到一些特别紧张、语言组织紊乱的患者,医师应当灵活地用提问或提示的方式,帮助患者引导出有效的信息。总之,医师要耐心仔细地询问病史,这有助于对真实病情的判断。

  (二)问诊主要内容

  问诊主要内容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

  1.现病史主要包括视力下降的诱因(原因)、眼别、发病过程及特点、伴随症状、治疗情况及效果等。

  (1)诱因(病因):中老年患者有时会认为发病与某些诱因有关,而一些诱因也是导致双眼视力下降的常见因素。如情绪激动可以引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导致视力下降;高强度电脑终端工作与VDT综合征的视力下降有关;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致血糖控制不稳定可能引起视力的波动等。但有时患者也可能不能说出明确的诱因。

  (2)眼别:单眼或双眼发病?双眼先后发病或同时发病?这些对鉴别诊断有意义。如屈光不正、老视等多表现为双眼视力下降;炎症性屈光介质混浊所致的视力下降以单眼发病为多见。

  (3)发病过程及特点:视力下降的变化过程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有些眼病视力下降是缓慢进展的,如屈光不正;而有些眼病视力下降急剧,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有些视力下降可能稳定很长一段时间,如某些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另外,要注意询问发病的起始时间,同样是视近模糊,40岁后才出现可能是老视,40岁之前即已存在很有可能为远视。

  (4)伴随症状:视力下降的伴随症状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有些眼病视力下降无明显伴随症状,如屈光不正、白内障;而有些眼病的视力下降伴随眼红、眼痛等症状,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等。

  (5)治疗情况及效果:患者发病后的就诊、诊断、治疗经过及其疗效,对其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于视力下降的中老年人,首先要确定是否为老视所致,有无验光与配镜史、佩戴眼镜后视力是否提高,同时要兼顾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中老年人多发的眼病的可能性。对于患者以往的诊断与治疗要独立地进行细致分析,既不能弃之不顾,又不能盲信盲从。

眼科学(第2版).pdf